繼13日央行緊急暫停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之後,市場再度傳出央行加碼監管的消息。17日有媒體報道,央行已向第三方支付企業下發了《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》和《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指導意見》的征求意見稿。其中,關於個人支付賬戶轉賬擬規定單筆金額不得超過1000元,同一客戶所有支付賬戶轉賬年累計金額不得超過1萬元;個人支付賬戶單筆消費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,同一個人客戶所有支付賬戶消費月累計金額不得超過1萬元。
  記者就此詢問匯付天下、快錢南京分公司等第三方支付公司,對方均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該文件。“希望這僅僅是一份征求意見稿,如果最後真如意見稿所規定的執行起來,那麼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將受到很多限制。”上海一家第三方支付企業媒體公關人士說。
  第三方支付,就是一些具備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,與銀行合作,提供交易平臺。截至目前,央行已經批准了250家第三方支付機構,市場規模最大的是銀聯商務,而消費者較為熟悉的是支付寶。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,去年全國第三方支付機構各類支付業務的總體交易規模達到17.9萬億,同比增長43.2%。其中,線下POS收單和互聯網收單分別占59.8%和33.5%。
  在新浪微博上,新浪財經發起了關於“您是否贊同央行加強對第三方支付監管?”的投票調查,截至記者發稿時,88.1%的投票人選擇了不贊同,8.8%贊同,3.1%表示不好說。“單筆轉賬不能超過1000元、年累計金額不超過1萬元,這樣的規定過於嚴格了吧。”南京板橋金地自在城業主楊萌是網購達人,最近忙著裝修。“裝修公司都接受支付寶付款的,每期裝修款一萬多都是從賬戶轉賬。”她說,“裝修的閑錢都在餘額寶里,不能回提銀行賬戶的話,就只能放銀行了。”
 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薑寧認為,金融是一個國家經濟的血脈,有風險存在的地方,就必須加強監管。但是從征求意見稿來看,監管的力度有點大了。“這些年來,第三方支付發展迅速,以餘額寶為例,給普通百姓找到了新的投資點,其他的一些業務為小微企業提供了貸款等,這些業務,往往是銀行不願意做、或者做了也做不長的領域。”他說,金融的特性決定了它們不會局限在一個小的領域,一旦有機會就會往整個金融領域發展,這樣勢必會觸動傳統金融領域。
  一般而言,在傳統的線下支付市場,消費者刷卡付款後,其手續費由發卡行、收單行和銀聯按照7:2:1的比例分成。而第三方支付的加入,使這一利益格局發生了變化。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日前坦承:“央行批准的250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中,前20家業務量占了90%多的市場份額,這20家機構繞過銀聯進行轉接清算,銀聯的交易量分流得非常明顯。”
  事實上,互聯網金融真正觸動傳統金融奶酪的,是從餘額寶開始。而銀行對餘額寶的反擊,先是輿論爭議,再就是限制銀行卡轉出額度。薑寧認為,金融監管是各方利益集團的博弈結果。在金融監管的過程中,每個具體的金融監管手段、措施是否合適,需要走一步做一步、看一步調一步,有一個漸進的過程。所以,市場應該允許金融監管機構帶有試探性地運作金融監管的手段,然後再進一步調整,最後形成長期的、穩定的、制度化的金融監管措施。“任何新鮮事物的發展,只要方向正確,哪怕經過挫折都會爆發出生命力。互聯網金融也如此,如果互聯網金融確實是一個創新,因為遇到這點監管就夭折,那麼它就不能適應這個市場。”他說。
  【短 評】
  年後,互聯網金融如同上演了一齣大戲,無論是餘額寶被稱為“金融吸血蟲”引發廣泛爭議,還是央行先暫停虛擬信用卡、二維碼支付,後下發《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》征求意見稿影響,這些都在表明,創新與傳統的碰撞,來得如此激烈。改革到了深水區,剩下的都是難啃的“硬骨頭”。在金融領域,互聯網金融不斷試探著傳統金融的底線,阿裡小貸試探銀行的小微貸款業務、餘額寶們分流銀行的儲蓄存款、網絡信用卡挑戰傳統信用卡、阿裡和騰訊獲批辦銀行……
  金融領域出現的這些新形態,該不該管、怎麼管,都在考驗著現有監管能力。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,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,“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。”李克強總理在答記者問時表示,要讓市場主體“法無禁止即可為”,政府部門“法無授權不可為”。面對著互聯網金融,無論是市場主體,還是監管層,都需要思考如何落實這兩條要求,從而讓普通百姓享受到更優質的金融服務。
  本報記者 趙偉莉 翟慎良  (原標題:互聯網金融,創新規範不可偏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g32jgox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